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3.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有什么罪?你有大功!”

朱元璋大笑着,将朱允熥扶了起来。

“说得好,此举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远比你一个人读书重要。”

老朱道:“你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顿了顿,又道:“前几天跟咱说的那个,不许再提。其他的,你随便提。”

“不准提索要大明江山,还有什么劲呢?”朱允熥在心里暗自吐糟了一句。

他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失望。

“皇爷爷,其实孙儿刚才说一定要赏赐,就是一句戏谈。”

朱允熥笑道:“谁让皇爷爷还没等孙儿将东西呈上去,就先冤枉孙儿呢?”

“孙儿心里头不平,才那样说。并不是认真的。”

“孙儿给皇爷爷孝敬礼物,此乃天经地义的事,哪有向皇爷爷索要赏赐的道理。”

“哈哈哈!”老朱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不行,你刚才说得对,大明朝廷有功必赏,咱身为天子,自当以身示范,今日非得重重赏你不可。”

“皇爷爷真要重重赏我?”朱允熥嘻皮笑脸道。

“君无戏言!”老朱笑着点头。

旁边的朱允炆,此际心里如有万千奔马,呼啸而过。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朱允熥进献的东西,竟然真是大宝贝。

听到老朱要重赏他,嫉妒得快要疯了。

又见朱允熥这般模样,心中更是暗觉不妙,可偏偏还无法出言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皇爷爷,孙儿的理想,是让天下人人有书读,个个能识字。”

“然而,大量兴办公学学堂,固然能扫除“文盲”,花费却太大,国家难以负担,百姓亦不堪重负。”

“而常人之心,天生懒惰,圣人的教诲和道理,固然不差,常人却不愿意刻苦学习。”

“反而消遣娱乐的东西,他们却都非常喜欢。”

“道德文章千古,人们却不愿意好好认真地读。”

“相反,市井流言,怪诞故事,离奇传说,街头巷尾四传,好事者听到便喜欢得不得了。”

“正因为如此,那些讲书的,唱戏的,才有无数的人追捧。”

“孙儿心中想着,要教导人们读书识字,就要从这里入手。”

“给他们讲书,唱戏文,讲故事,人们才会感兴趣。”

“然后,再从中讲一些圣贤的道理,宣传一下国家的律法和政策。”

“老百姓们喜闻乐见,愿意四处传播,便会慢慢成为深入人心的真理。”

“现在有了滚筒式油印机,孙儿便想用用它来举办报刊,在上面刊登书籍,戏文,故事,吸引大家观看。”

“再从中传播圣贤的道理,宣扬国策,宣扬律法,使人人皆知,个个传诵。”

“百姓们也可以借此读书识字,使他们学的知识,不至于很快遗忘。”

“此举利国利民,还望皇爷爷恩准!”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虽然文盲很多,但更多的是半文盲。

特别是男子。

大多数百姓家庭,哪怕家里很穷,也会想法设法让儿子去私塾读几天书,认识几个字。

这种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因为实在太低,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认得自己的名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几乎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秦说书人,教出千古一帝

大秦说书人,教出千古一帝

满城晴空
越到战国末期秦国的苏辰,背负十万钱欠款。为了在这乱世中求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他,想到了一个动动嘴皮子就能赚钱的方法——说书。依靠对历史进程的了解,以及现代的理论知识体系。他说书时编撰的故事,在整个咸阳城风头一时无两。慢慢的,苏辰现好像有点不太对劲,来听书的人越来越奇怪,而他说书内容好像能预测未来……说书散场后。吕不韦:“我和太后赵姬那点事暴露了?快,给我找一个叫嫪毐的送到后宫去!”李斯:“郡
历史 连载 11万字
星汉遗章

星汉遗章

风起金城
赵国末年群雄逐鹿,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盛世豪杰,他们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豪情壮志。大煊王朝诞生在一片废墟上,又沿着古老的帝制走了几百年,留下了无尽的瑰宝……
历史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