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3.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

一个对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

对此无话可说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

这阴沉的先兆,现在

它来了。它说来就来了

——《守望》节选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100453.png"/>

王家新

1957年6月生于湖北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编辑等职业。著有诗集《告别》、《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未完成的诗》,诗论集《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人与世界的相遇》、《没有英雄的诗》、《取道斯德哥尔摩》、《为凤凰找寻栖所》,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选》等。现居北京。

在新时期以来有影响的诗人中,王家新是无法被忽略的一个,不管是他的“知识分子写作”同道,还是对他怀有成见的某些“民间”人士,都会将他当作一个标本,或极尽褒扬,或讽刺挖苦。一言以蔽之:王家新是一个话题。

考察王家新的诗歌道路,我们会发现在近30年来,王家新一直“在场”。从20世纪80年代初,王家新就被列为“朦胧诗”群体中的一员,不少“朦胧诗”选本收录有他的作品。80年代中期,“朦胧诗”式微后,大部分“朦胧诗”人一蹶不振,作品乏善可陈,有的干脆停笔不写,而王家新却日益显示出了其旺盛的创造力,成为“后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90年代后,王家新的作品又是一变,以一大批具有浓厚反思气息的诗歌受到关注,与西川、欧阳江河、张曙光等人一起被诗歌界统称为“知识分子写作”诗人,诗坛怪杰百晓生将其誉为“中国诗歌界的宋江”。近几年,王家新又创作了不少更切进存在与精神层面的作品,他的诗学文论和翻译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也日益深入。王家新这样挺立30年而不倒的诗人,诗歌界并不多见。

事实上,王家新不属于任何流派,他只是他自己。用他的话说,是“我对‘集体兴奋’兴奋不起来”。80年代,王家新住在北京市十分繁华的西单,又在《诗刊》当编辑,因此,经常有北京和外地的诗人来“串联”,还有这“代”那“派”要拉他“入伙”,但都被王家新回绝了。当时,芒克等人发起的北京诗人俱乐部在圈子里影响相当大,王家新也受到了邀请,但参加了几次活动之后,王家新就退出来了——他认为他只适合单干。

王家新之所以屹立诗坛数十年仍能引领潮流,对“集体兴奋”兴奋不起来是一大原因。同时,也与令他刻骨铭心的少年经历和长期以来的广泛阅读有关,这两个因素使他对生活形成了深刻的洞察力,并让他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并坚定不移地把握住自己的写作方向。1957年6月1日,王家新生于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一个普通教员家庭,父母为中小学老师。因出身问题,文革开始后,王家新的父母被一贬再贬,相继由县中小学调到区中小学,再由区中小学调到山区学校,并且两夫妻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分开,很少能聚在一起。

王家新有兄妹五人,王家新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由于社会整体环境不佳和家庭出身问题,出生于儿童节的王家新的童年并不幸福。在与何言宏的对话《回忆和话语之乡》中,王家新用一种很诗意的方式述说了幼时的遭遇与自己命运的关系:“最初的记忆是在石头上磕磕绊绊的那种很黑暗、很模糊的感觉。2003年夏天重回我童年时生长的武当山下的‘遇真宫’——据说那是张三丰当年练武当拳的地方,解放后那里变成了县二中,我父亲是那里的老师,我半岁时抱到那里长大,当我注意到宫院内那一道道高高的青石台阶,我这才明白了我最初的生命记忆是怎么一回事。你看,这还真有那么一点隐喻的意义,一个孩子,在黑暗的石头台阶上爬上爬下……”

1966年,王家新9岁,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由于王家新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是地主,这就注定了王家新一家“在黑暗的石头台阶上爬上爬下”的命运。对“文革”的第一印象,在2003年被王家新写进了长诗《少年——献给我的父亲、母亲》之中:

而在穿行过乡村路时,路边的大榆树上

新出现了一条标语

冯老师看了,连声说“反了,反了!”

我们上前一看:“造反有理!”

但我不懂它的意思

更不明白冯老师

满脸的惊异

最初,年少的王家新还不明白这一全国性的群众运动的残酷性,他看到了冯老师惊异的表情,却并没有为这一时间本身惊讶,反倒对周围的其它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发生了兴趣:

那时我惊讶的是

从麦地中猛地窜出的一只

狼像火焰一样没入了河水

我还惊讶在红卫兵走过的路上

我居然捡到了一个馒头

不仅如此,在看到那个馒头时,他还以为那是一块石头,于是他用脚去踢了一下。从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看出少年的松弛的心态。也正因为如此,“文革”开始时,九岁的王家新以为可以不再受学校的束缚,获得“自由”了。这主要表现为:在那个夏天,父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严格地检查儿子的暑期作业和每天的毛笔大字,于是他和小伙伴们发疯般地玩耍,白天在河里游泳,“晚饭后就直奔桥头/开始玩打仗的游戏”,一直玩到深夜,“小朋友们一个个/被大人们揪着耳朵带回家去”。

然而,这种懵懂的快乐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王家新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就在秋风再次刮来的时候/我听到了一阵狂笑/先是我看到操场上的一个疯女人/在围追的人群中把衣服/狂笑着抛向空中”,“我近前去看时,愣了/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冯老师”。

诗歌中交代,冯老师之所以发疯,是因为她的丈夫李老师被红卫兵打断了一条腿。而最后的结果是冯老师投河自尽。与此同时,王家新的父亲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受到学生的批斗。“有一次父亲一回到家,就用木杠把大门死命地顶住,好像红卫兵们会冲进家里来一样。我帮父亲的忙时,我大妹妹在旁边吓得浑身发抖,不停地发抖。”(《回忆和话语之乡》)

事情在往更残酷的方向发展,有一天,王家新去县城看望舅舅,碰上了“抬尸游行”,他注意到,“死者肿胀的大腿/比水桶还粗”,为了防腐,尸体四周堆积着许多冰块,但周围的人们仍能闻到尸体散出的腐臭味和刺鼻的富尔马林味。如此惨烈而残忍的场面,被一个孩子迎面遇见,可以想象会产生多么大的震撼。更震撼人心的是,当王家新回到家里,把路上遇到的事情告诉父母,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告诉儿子,他们抬着的那个死人是他高三班的学生。这些学生们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把另一派打到了河边,那个女学生作为战败的一方,跳到河里想游泳逃走而被胜利的一方用石头砸死。更令人惊讶的是,死者已逝去,而胜利的一方却毫无愧意,将打死人的行为美称为“痛打落水狗”!如此巨大的反差,令诗人刻骨铭心,这也难怪时隔30多年,还会不厌其烦地将这一事件搬入自己的诗歌之中。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王家新希望自己能够加入“红小兵”队伍,然而,仍然是由于出身问题,他的要求无法获得批准。“只能眼看着同学们/一批批全戴上了红袖头”。伤心之下,王家新做出的反抗是拒绝回家吃饭,即使是母亲找到儿子后,狂打儿子的屁股,他也不回去。紧接着,王家新被同学们疏远:“就连从小就在一起玩的陆海波/也不来找我了/她已留起了两个小辫子/腰间扎起了皮带/走过我时,还故意昂起了头”。

孤独无依之际,王家新只好自己跟自己玩。——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他后来的写作比较喜欢“单干”的起源。滚铁环,在这个少年的生活中,一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迷上了把铁环从半山腰

使劲地往山上推

然后满头大汗地看着它滚下来

用手飞快地接住

再使劲往更高处推

也许在事过境迁之后的今天,人们读到这些句子时,会感觉到有一种西绪弗斯滚石上山的毅力或者堂吉诃德斗风车的执着,但事实上,当初的寂寞与孤独难以想象,而且毫无诗意。不仅毫无诗意,而且充满担忧:“我的闪闪发光的铁环啊/不要绊倒,不要跌落到深谷里/你若一头栽下去/谁和我一起玩?”

第二年秋天,学校复课,王家新得到了一个崭新的草绿色书包和一只铮亮的钢笔,他以为,一切有了崭新的开始,然而命运在继续折磨着这个未来的诗人。在填写入校登记表时,“家庭出身”一栏却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因为他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是地主,父亲和母亲自然也是地主出身,而且父亲在解放前还参加过“三青团”(即国民党下属的青年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为了不再被人歧视,万般痛苦之中,少年王家新决定造假,在“家庭出身”一栏里填上了“教员”。然而,“我鼓起勇气交上去了/但我从班主任的眼中看到的是‘地主’/从陆海波的眼中看到的也是‘地主’。”在那一瞬间,诗人“陡然感到自己长大了”。从此沉默寡言,也不再像以往那么任性,只是继续与铁环为伴,“从一个山坡,到另一个山坡”。

《少年》一诗,主要写诗人在1966、1967年的经历和见闻。在这首诗里,涉及了一些有真名实姓的人物,以及不少事件。作为一件艺术品,诗歌对此进行了一些必须的修剪和拼接,有的人物形象是真实的,但在诗歌中使用了化名,有的人物则是由几个不同人物的命运综合而成。比如在诗歌中,小学时的班主任冯老师最后变成了疯女人属于虚构,而“抬尸游行”以及小学同学对他的疏远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

尽管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虚构的成分,但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仍然可以很明显地窥见当年的社会状况及诗人生活的一角。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研究王家新思想历程的不可多得的参考材料。

受出身问题影响,读中学时,虽然王家新同样“要求进步”,申请加入共青团组织,但仍然未获批准。这样的生活无疑孤单而痛苦,有的时候甚至被一些同学随意欺负。在回答《新京报》记者刘晋锋的采访时,王家新举了一个细小却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有一天我正在忘情地读一本借来的《一千零一夜》,突然一只手从我背后伸过来,没收了这本书。过了几天,我路过校长家门口,看到校长的儿子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读那本《一千零一夜》,真是敢怒而不敢言啊。”

生活坎坷,而作为一个未来诗人的基础正在逐步奠定。王家新父母都是语文老师。父亲是解放前上的初中和高中在湖北省非常有名,因此,父亲的语文功底很扎实,而且还学过英语,被同事们老师尊称为“活词典”。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家新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对造句产生兴趣。小学四五年级时写的作文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当然,这不是一个小学生最终成长为一个著名诗人的必要条件,家庭出身不好而导致的对命运的思考可能占更大的成分。

因为爱好文学,王家新喜欢摘抄名人名言。这些字里行间里露出来的哲理感与雍容的贵族气息的短句,可以在后来王家新的很多诗歌中找到回应,比如他的成名作《在山的那边》与名言“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之间的微妙联系;而王家新喜欢“单干”的性格,似乎可以从“只有狮子独来独往,而小动物总是成群结队”这句名言找到源头。然而,在摘抄美妙的智慧之语的时候,喜欢当“独来独往的狮子”的王家新万万不会想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向他罩来,并差点影响了他的前途。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系统让我给美人做推拿

系统让我给美人做推拿

每天一个核桃
李文轩穿越到了一个修武的都市世界,获得推拿美人系统!他给美人做一下推拿,美人对他好感度蹭一下,就飞了上去!“叮,林珊珊对宿主的好感度提升到了6o,你们成为了恋人!”李文轩冲林珊珊嘟起了嘴。这个好感度,亲一下没问题吧!
都市 连载 149万字
法相宝身

法相宝身

鸭脖老祖
修真者,丹、符、器、阵,皆是外物,唯有自身勤于修行,根基牢固,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突破桎梏,羽化成仙。 即将飞升仙界的李安微笑点头。 对对对,你说的对。 ‘李施主,你都要飞升了,就不能将你提升修为的方法告诉小僧吗?’ 李安挑了挑眉 ‘说了你也学不会。’
都市 连载 90万字
开局继承诺亚之光

开局继承诺亚之光

流浪的大橘子
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之后,刚刚从一线退伍回来的夜风忽然来到一个叫镜子之星的地方,面前巨大的石像在呼唤着他。
都市 连载 45万字
提名续集之难言

提名续集之难言

况狸
生活嘛,就是要从烟火中来,在烟火中去 残废之作
都市 连载 0万字
御兽:从契约校花开始无敌

御兽:从契约校花开始无敌

沐鸣
【召唤+日常+校花+杀伐果断+重生+御兽+龙族+无系统】 当唐玄再一次睁开双眼的时候,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年前的新生测试中。 本以为自己测试中召唤出的召唤兽会和上一世一样,可没想到,他竟然将校花召唤出来。 向校花表白,能获得看清召唤兽弱点的右眼。 亲校花一下,能获得看清召唤兽属性和进化路线的左眼。 此等好事,怎能错过。 从契约校花开始走向无敌之路。 可就在这时,唐玄依稀回忆起重生之前的事情,似乎当时
都市 连载 24万字
异星娱乐家

异星娱乐家

散淡如球
一个电影学院教师,来到异星球,凭借一身所学成为大娱乐家的故事... 《异星娱乐家》
都市 连载 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