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3.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兴庆殿上,两省对班。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今日还未讨论日常事宜,朝会一开始,李适之就执笏出列,并拟订表文,呈上皇帝。

知内侍省事的高力士下陛,接过奏折,呈奏李隆基。

在此期间,群臣面色各异。

有消息灵通者,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炅。

自中枢搬到兴庆宫后,许多大臣都住在平康坊,以便早朝。他们也知道李林甫昨日吃李适之的闭门羹。

而李林甫看似镇定自若,实际上心中对萧炅强烈不满。

短短几年,萧炅分别在朝堂、边疆、河南府,犯下三次大过,皆被他保下来。

去年的时候,刑部尚书李适之拜相,是以刑部尚书空缺。

李隆基问李林甫合适的人选,李林甫向皇帝推荐萧炅为刑部尚书,皇帝还问一句:萧炅行不行,是不是的萧嵩一样,徒有虚表?

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萧炅精通《开元律》,可以胜任。

本来京兆尹这个官职,也不属于萧炅。

李隆基中意的是被贬到豫章郡的韩朝宗。

李林甫知道韩朝宗与李适之亲密,且京兆尹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以韩朝宗未归长安为由,让萧炅先兼任京兆尹。

等韩朝宗回来,再让萧炅“退位让贤”。

如今韩朝宗已经回来,李林甫还在想办法对付韩朝宗。恰恰此时,东窗事。

朽木不可雕也!这是李林甫对萧炅盖棺定论的评价。

“大唐以孝治国,以德服万民。高祖、太宗、高宗、中宗,还有朕的父亲,安寝之地皆未敢有活人殉葬。一个個小小的京兆少尹,凭什么敢为自己无官无职的儿子,殉葬五人,其中还有良家。他四品大官死了以后,是不是要找座山为陵墓?一尺三寸的乐佣、骑佣,他想要干什么?”

看完奏折后,李隆基怒形于色。深沉的声音,让两侧执扇的宫女,不敢喘气。

自太宗皇帝以九嵕山为陵墓后,诏令后世子孙永以为法,从此大唐帝王陵墓,因山而建。

李隆基这么说,等于判了范陵大不敬的罪。

“陛下息怒。”

文武大臣们很默契地起身一拜。

“左相如何看待!”

李隆基抬手示意群臣回座后,问李适之。

“回陛下,活人殉葬既违背人伦,又伤天害理。臣去渭阴乡的时候,百姓皆知京兆少尹以活人殉葬,却无可奈何。臣见陛下圣明引来非议,故而不顾身份,去调查此案……”李适之向李隆基回答。

“万年令、京兆尹,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听到自己名声被败坏,李隆基更加愤怒,对朝堂众臣质问。

“陛下恕罪。”

兼任京兆尹的萧炅,和万年令立刻出班,跪拜在地。

“启禀陛下,如臣上书。此案因一名龟兹押官刺杀而起。殉葬已有半年。半年前,押官的父亲到京兆府告状,却被京兆府官吏毒打。在遭受如此不平后,为国安边的猛士,千里迢迢归乡,不惜性命复仇。万年令才上任三个月,并不知情此案。而京兆尹已经上任近一年,京兆尹萧炅,是京兆少尹范陵的上司,他知情不报,有包庇之嫌。萧炅又任刑部尚书,掌天下之刑,知法犯法,无视礼制,无视朝纲,无视皇威,愧对社稷苍生。请陛下治萧炅的罪责!”

李适之的话如刀子一样,划在萧炅的身上。

一众大臣噤若寒蝉,这明面上是在弹劾萧炅,暗地里是攻击李林甫。

萧炅可是李林甫一手提拔到刑部尚书。

左相怎么会变得如此强势?

从上书的奏折,到今天的言论,都是李瑄准备的。

旨在挑动李隆基的情绪。

“嘭!”

“万年令退下。”

李隆基一拍龙椅,令郑岩退下。就留萧炅在案前,是想让萧炅解释。

他早就觉得刑部尚书兼任京兆尹不合适。

李隆基还看了一眼李林甫。

而李林甫也正好看到迎来的目光,他知道这眼神的意思。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坐问道

坐问道

酉哲
卡托城,西资行星上商业最达的城市,一直因其丰盛的物质生活而闻名于世。繁华的街道、奢华的购物商场以及随处可见的各类高档餐厅共同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景象。然而,在这一切梦幻的表象下,这座城市似乎隐藏着丑恶且腐烂的内核。索尔——一个出身卡托城底层的学生敏锐地现了卡托城内在黑暗的一面。在与恩师本老头的长期学习和探讨中越加了解了卡托城残酷的真相,也在和更多人的接触中逐渐明确了自己此生的目标——让卡托城的人们获
历史 连载 0万字
假太监:女帝一家三女

假太监:女帝一家三女

槐槐而阴
方凡意外穿越到大周王朝,成为了一个看守皇陵的太监。此时大周王朝正生牝鸡司晨,女帝夺权之乱。穿越过来的方凡意外现,原来自己这个太监身份是假的。被配看守皇陵的老太监为了死后有个全尸,特意将方凡的原身招为仆人,就等临死之时,先将方凡杀死,再取方凡之势补全自己。好在觉醒情报系统的方凡已经提前洞悉了老太监的诡计,提前难。解决掉老太监后的方凡现自己成了守皇陵的唯一一个太监。这时,一道圣旨将方凡召回京城。真正
历史 连载 59万字
苟在唐末当反王

苟在唐末当反王

独孤求捭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帝位传至僖宗皇帝李儇。此时的大唐,内忧外患交迫,国运日渐衰微。于朝中,阉党惑乱朝纲,权柄日重,政事日非。阉党窥探皇权,欺压百官,使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不安其位。于地方,藩将恣意蔓延,拥兵自重,尾大不掉。藩将割据一方,对朝廷的号令阳奉阴违,甚至与朝廷分庭抗礼,致使国家法令不行,政令不畅。于边疆,外族频频侵扰,狼烟四起,屡屡进犯。外族趁大唐内乱之机,劫掠边境,威胁国家安全
历史 连载 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