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3.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国光不断讲述户部积弊,朱翊钧时不时点点头,下笔写几个字,作为记录。

他记忆力虽好,还是会做笔记,这样更有利于整理思路。

皇帝的身份特殊,无法随意出宫。

而且就算出去了,也会有人提前做准备,安排人手清街洒扫,做好严密的防护,根本看不到宫外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

但是户部内部的积弊,光是听上去,就已经令人咋舌。

户部这么混乱,怪不得国家财政总出问题。

而这还只是王国光觉到的积弊,朱翊钧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哪怕王国光将他所知道的问题解决,朱翊钧依然想要将户部这个烂摊子全面改造一番。

大明的户部,就算比起唐宋,都算落后的。

财政的规划统计,从铜钱倒退回了实物。

在农业社会,粮食布匹等实物确实重要,但是为了完成赋税解运的任务,从来不考虑难以衡量的运输成本。征集到的税收只要运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开支收入相抵即可。

至于运输成本,大多变成了繁重的劳役,由百姓承担。

如今部分实物和徭役已经折银征收,户部只有记账的功能,具体各处结余开支,由地方自行负责,缺少统筹管理权。

更可怕的是,负责署理全国的户部,不再学习前人,按照度支、仓部这种具体的职能划分。

废掉宰相后,户部改制,变成了十三清吏司,成为了单纯接受各布政使司地方数据的对口单位。

一些具体事项,分散各司。

百官、勋贵、宗室的俸禄交由陕西清吏司负责,盐课由山东清吏司负责,关税由贵州清吏司负责,钞关由云南清吏司……

甚至北直隶、南直隶的财政都不肯专列一司,而是交给福建清吏司和四川清吏司兼领。

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因为这几個机构相对比较闲,让他们多一点任务。

用这种财政管理方式,一个仓库要接收数不清的解运队伍,而一个解运队伍,可能要同时要为户部、工部等多个部门运输。

时间、货物种类和数目、部门……全都搅在一起,让人难以顺利的进行审计分配。

而且皇帝私用的内帑与国库混淆不清,支取挪用缺少制衡。仓库分属于户部、工部、鸿胪寺等部门管理。然而文官只是记账,宦官才掌握大门的钥匙。

隆庆时,甚至有宦官拿着空白的条子,去太仆寺要银子,可见其中的混乱。

明初洪武甚至还规定,浙江江西苏松之人,不得任职户部,将这一条写在了《大明会典》里,特意定为祖制。

朱翊钧理解洪武当年指定这条的心情,江南是国家财税重地,担心当地豪强与户部勾结,徇私枉法,阻碍税收。

为了保护国家经济支柱,才出此政令。

不过在建文时,这条祖制就孙子废除。

直到永乐靖难后,重新恢复。正德年间,还在《吏部选官》书中,重申了此条。

这之后的三地官员,别说户部的实职了,甚至连户部尚书的虚衔都没有得到过。

不过这只限于尚书、侍郎、郎中之类的重要位置,再之下的文书小吏,依然有许多江浙人的身影。

而且即使户部不用江南人为官,依然无法阻止严世蕃这类蛀虫,利用工部任职的机会,大捞特捞。

真像老马说的那样,这个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

可惜,户部身为六部之一,不可轻动。

朱翊钧有心对其进行改制,也要耐心等到自己羽翼已丰的时候。

就像是勉强能够运行的屎山程序一样,万一弄不好,会出现更多的bug,甚至让程序崩溃。

起码要等高拱成功解决辽东潜在的危局,回京之后才能开始。

他在心里感慨几句,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朱翊钧突然想到,自己尚未亲政,这些政务细节没必要特意讲给自己听,交给辅即可。

日常六部的运转就是如此,大小事务,按正常的流程上题本,内阁批复。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苏北穹人
眼睛一闭一睁,好消息,来到了红楼梦的世界;坏消息,赶上宫变了,更坏的消息,自己是皇帝的人,是被造反的一方……看着这天崩的开局,李虎只能拿起手中的刀……
历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