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3.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慈禧很早就在暗中“求和”

6月22日,在颁布战争总动员令的第二天,慈禧接到了裕禄的报告:大沽口炮台失陷,慈禧的心就彻底凉了。

6月29日,慈禧命令总理衙门给清国驻英、俄、法、德、美等国公使秘密发出一封很长的电报,通过这些公使向各国政府直接转达朝廷的意思:与你们开战我们是迫不得已的,对于你们在北京的公使馆,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切实保护起来,义和团刚刚被宣布“合法”,但我们会想办法清剿的(“现仍严饬带兵官,照前保护使馆,惟力是视,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

与此同时,慈禧命令各督抚以“遣散”的名义保护传教士——“各国教士应即一律驱遣回国,免致勾留生事,仍于沿途设法保护为要。”

此时正是聂士成和裕禄在天津苦战、苦保天津之时,也是天津的义和团奋力助战之时。

而对于慈禧来说,这既是向八国示好,又是再次确认她心中的那个老疑惑——八国最大的胃口到底是什么?他们会打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会不会推翻自己的统治?所以她明确告诉各国中央政府:我们会保护使馆,也能保障传教士的安全,希望退兵。

而八国不仅毫无退兵迹象,反而在增兵,准备总攻天津,慈禧终于明白了:她虽然还不能肯定八国是不是会推翻她的统治,但一切皆有可能,而对于权力安全来说,哪怕只有猜疑也是不行的——如果八国联军攻进北京,自己就只能跑!

这对慈禧是沉重的打击,但也反而让慈禧坚定了“求和”的决心,很简单,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战斗到底”,她虽然敢“开战”,但不敢相信这一次的战争最终要和洋人拼个鱼死网破。

从这一天起,就在天津前线的将士和义和团苦战的同时,慈禧开始命人用所有的办法来和八国政府接触,试探他们的底线,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绝密中进行的。7月3日,朝廷自己出面,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向俄、英、日正式发出求和国书,而结果也是失望的,此时八国正在源源不断从海上增兵,准备进攻天津。

慈禧不知道的是,她的这种表面“战”、暗地里“和”的态度,也给了八国一个定心丸:可以做好各项战争准备,放手进攻天津和北京,中途也可以从从容容地休整(在天津就休整了20天)——反正朝廷是不会真拿那些公使怎么样的。

在对外暗中求和的同时,慈禧也没有忘记催促李鸿章尽早来京“议和”,这种事情也只有李大人才搞得定。前面我们知道,在6月21日发布战争总动员令之前,慈禧是催过李鸿章进京的,不过李鸿章没有成行。不是李大人故意抗命,而是他考虑得很清楚,此时北上于和谈无一利,因为八国此时不会开始和谈,朝廷内部也有端王集团的激烈反对;于他自己却有万害,一旦北上,个人安全都无法保障,八国联军和端王集团都不会放过他啊。

慈禧就只有接着催,不厌其烦地催。

7月1日、3日,慈禧两次催袁世凯带兵进京,被袁大人用太极拳化解;7月3日、6日,慈禧又两次亲下谕旨催促李鸿章进京,李鸿章还是没有动身,原因还是前面的考虑。

7月8日,就在八国联军进攻聂士成最后一道防线、即将攻入天津的前一天,慈禧紧急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请李鸿章“自行酌量”,能否24小时赶路紧急北上进京(“由海道星夜北上,尤为殷盼,否则即由陆路兼程前来,勿稍刻延,是为至要!”)。

此道上谕一出,李鸿章如果再对北上推三阻四,那显然是说不过去了,慈禧都已经任命你为直隶总督,你还想怎样啊,至少要去谢个恩嘛,不到北京,至少要挪下窝嘛。李鸿章终于决定先到上海,再看情况决定。7月17日,李鸿章正式从广州乘坐轮船出发,此时聂士成已经战死,天津也已经沦陷(7月14日),距离慈禧第一道谕旨催李鸿章进京(6月16日),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矣。

而对于李鸿章来说,他终于又可以出一口气了,自《马关条约》之后,他遭贬、遭唾骂,一度被剥夺了所有的官职,往日的显赫和荣耀不见踪影,好不容易复出也是被“贬”到偏远的两广。而现在,终于又可以“重回北洋”了,这对李鸿章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在与前来送行的安徽老乡、广东南海知县裴景福的对谈中,李大人也忍不住大呼:“舍我其谁也!”

一个被憋屈、被压抑得太久的人,似乎又见到当年的豪气干云,然而李鸿章此时并不知道,大清离不开他的,已经只是再签署一个战败条约。

李鸿章坐轮船先去了香港,当然,李大人不是来游玩的,而是要先见一下港英总督,这就等于把和谈之事先跟英国打了声招呼,提前铺铺路,然后轮船再向着上海行使。7月21日,李鸿章抵达上海,按照事先“先到上海,再酌进止”的计划,李鸿章“酌”后的结果是:仍然不能北上,自己去了也没有用。他拿出了荣禄大人的那一招——写请假条。而且又是腿病,报告慈禧“两腿软弱,竟难寸步”,请求“赏假20日”。对于慈禧来说,她又悲剧了,他寸步都难行了,你不准也得准啊,反正他们那些大臣不是下不了床,就是走不了路的。

此时正是李鸿章的对头——李秉衡带着刘坤一“借”给他的兵北上之时。朝廷里的大臣正在为如何确保北京不失而苦恼,他们在纷纷赞美李秉衡的“英雄之举”时,也在大骂李鸿章故意在上海徘徊不前,什么“何其忠于外洋而不忠于朝廷也”,什么“大奸不除,不能大功”(翰林院编修王会厘奏折),什么“是立黜一汉奸之李鸿章,而小人不敢效尤;重用一公忠体国之李秉衡,而士气因之以振!”(给事中蒋式芬奏折)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是个78岁的老人了,他的身体不好也是实情,但实际上他的健康状况也并非坏到寸步难行,李鸿章在上海停留不前只不过又犯了当初荣禄同志同样的病——心病。李鸿章并没有意识到保住国都的唯一一丝微弱的希望正掌握在他手里,恰恰是由于此时的他不能挺身而出,慈禧才不得不抱住李秉衡这根不是稻草的稻草,诛杀“庚子五大臣”,在清军实际上已经彻底溃败的情况下硬着头皮继续作战,也为北京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在我看来,李鸿章的“卖国”“汉奸”之实并不是他曾经多少次向洋人“求和”,签订了多少“卖国条约”,而恰恰就是在现在这样的时刻为个人考虑得太多,顾盼摇曳。因为他所有的“求和”也是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才去的,也是为自己留好了后路的。这些因为主导洋务运动而多少“开明”的汉党高官,并没有多少关于“国家”的意识,更没有关于“国家”的共识,他们嘴里仍然是朝廷,而“朝廷”具体到心里和实际行动中就是“公私两便”,两不便的时候自然就是“私”字为先,李鸿章也不例外。

甲午战争之后,备受冷落、闲居北京贤良寺的李鸿章曾有过一个自嘲:大清就像一间破屋子,而他就是东补西贴的辛苦的“糊裱匠”。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李鸿章的难处,却很少看到李鸿章自己也许只想当一个糊裱匠——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庙堂上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不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鸿章既非“爱国”,也非“卖国”,因为“国家”在大清是缺席的,“国家”意识都不存在,何来爱或者卖?李鸿章并非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正困难和可贵的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开拓进取;而这样的“伟业”注定只能由他曾经、现在以及未来的对手——伊藤博文等人去完成了。因为“一定要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国家”,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它与洋务运动在“顶层设计”上的最大区别,伊藤博文等人才有环境、有动力、有程序去承担国家的责任、国家的风险,甚至还有国家的错误。每到关键时刻他们总能挺身而出,总是能为日本找到一条能让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道路。

李鸿章啊李鸿章,当大清作为一个国家的格局只能是如此的时候,那么她的大臣注定也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你的“舍我其谁也”,并不是英雄宝刀未老,而正是一个“糊裱匠”的格局。

八国联军提出“惩凶”

好吧,李鸿章是注定要在上海停留了,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北京的情况。由于天津沦陷,北京城里早已经人心惶惶,端王集团越来越被孤立,大家都把他们抛到一边,各自去想“和”的办法。7月17日,光绪给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写了一封亲笔求援信,先用快马送到山东,再由山东用电报发往上海电报局,再用越洋电报发往美国。光绪皇帝在信中强调,大清和美国“长期以来保持友好关系,对对方均无怀疑和不信任。我们了解到,美国的目的是从事国际贸易,所以恳请美国协调各国一致为恢复秩序与和平(停战和停止攻进北京)做出努力。”

麦金莱是19日收到这封信的,考虑了3天,他给光绪写了回信,希望大清保证使馆人员的安全,表示美国政府和民众对大清“除了希望正义和公平以外,别无他求”,会“积极斡旋”。不过美国人就算是有心“斡旋”,也挡不住其他几国要攻进北京的决心。3个月后(10月17日),光绪只好再给麦金莱写信,“感谢美方的帮助,并希望美国能积极促成和谈”,此时,北京早已经沦陷。

给美国总统写信只是胡乱抓的救命稻草,慈禧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李鸿章身上。8月7日,八国联军已经准备进攻通州城了,慈禧又给李鸿章升职和增加权限,任命他为“议和全权大臣”,希望以此来鼓舞李鸿章“奋不顾身地北上”和打动列强。然而,八国联军是不会停止进攻的,8月14日,北京失陷,慈禧逃向西安。

8月20日,在惊弓之鸟般的逃亡途中,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罪己诏”,公开承认当初做出开战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也是给了李鸿章和参与“东南互保”的汉党大臣一颗定心丸:将来朝廷对你们是不会秋后算账的。

8月24日,慈禧告诉李鸿章,只要你能议成和,什么条件那就都由你做主了(“便宜行事,朝廷不为遥制”);27日,加授奕劻为“议和全权大臣”,31日,加授刘坤一、张之洞为“议和大臣”,参与“东南互保”的总督们还升了职,汉党彻底翻身。

慈禧如此心急火燎,一是怕八国联军会追过来,二是逃亡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住的是破庙,吃的是野菜粥,你以为会有碗?那是路边捡到的破碗,你以为会有筷子?那是树枝做的筷子!

李鸿章开始积极试探各国对于“议和”的态度,老毛子当然表示要“全力支持”,并且在积极帮助李鸿章,支持“议和”就是支持他们自己。俄国一支持,它的利益对手英国就要反对,于是李鸿章上奏慈禧,加授了刘坤一、张之洞为“议和大臣”。他和俄国人走得很近,就要不可避免地引起英国人的不满,而刘、张两人与英国的关系比较好(英国的利益中心在长江流域,正是刘坤一和张之洞的地盘,此时他们正在“互保”),“议和”的重点就是搞定八国内部各派。

而反对最强烈的是德国,瓦德西率领德国远征军还没有到北京,德国的最大利益还没有实现,德国就是在8月23日正式照会各国:李鸿章可以北上,但德国绝不与他进行谈判,李鸿章只要落入我们手中,我们就将扣留他为人质!

德国一强烈反对,俄国就急了,他们强烈抗议德国的强烈反对,表示谁要逮捕李鸿章他们就要向谁开战。

好吧,大哥你横,在东方的土地上,我们还不是俄国的对手,于是为了避免了和俄国正面冲突,德国勉强同意了可以与李鸿章进行谈判,但提出了一个令朝廷绝对无法接受的条件。

按照八国的共识,“惩凶”是“议和”的前提条件之一。9月5日,德国就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他们接受“议和”的新条件:“朝廷必须严惩战犯凶手,特别是属于最高层的罪魁祸首,并没收其全部财产。”

德国的意思是:“凶手”不止是端王集团,还要包括慈禧太后。

慈禧被这个条件吓坏了,说起来,她对这场和谈最大的希望和唯一的条件就是确保她的权力安全,大清的损失要次于她个人的损失去考虑,而现在,不仅权力安全要失去,生命财产安全都没了,那还议什么和啊。

结束吧,一切都结束吧,为了权力安全,原先还是一边抵抗,一边求和,而现在同样为了权力安全,只能是放弃抵抗,完全求和,自己这边赶紧找替罪羊,同时反复指示李鸿章,谈判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只要洋人不找她算账,不让她交出大权,其余一切都好说。

第一个动作就是——彻底剿灭义和团。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我的儿女都是巨星

我的儿女都是巨星

师妹看剑
平行世界。 家有儿女,儿女想要成为明星。 做为穿越而来的老父亲,只好放大招了!
都市 连载 0万字
噬剑鸣

噬剑鸣

野龙
【爽文+杀伐果断+无后宫+传统修仙】 在命运的漩涡中,他是一名被遗忘的弃子,两次被残酷的现实所废,却从未屈服于逆境的压迫,为了能和爱人和天下太平,一步步揭示人性的丑恶,在这个举步维艰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拥有真正的实力,才方可扭转乾坤,站在这世界的顶峰……
都市 连载 0万字
这烂怂截教待不下去了

这烂怂截教待不下去了

榴莲老酒
余元重生封神之前,成为截教金灵圣母座下弟子,闻仲的师兄。 眼见大劫将至,一众截教弟子还沉浸在圣人大教的光环中玩命作死,余元望着抢到手的封神榜轻叹:这烂怂截教待不得了 准提:截教的确烂透了,配不上小友这等人
都市 连载 238万字
全民迷雾求生:我能强化万物

全民迷雾求生:我能强化万物

叫我靓仔求你了
(从零开始+求生+种田+装备强化+建造庇护所) 林北穿越迷雾世界,从零开始收集资源,强化道具物资,对抗各种灾难。 消耗五百只河蟹强化清蒸螃蟹,获得清蒸「巨型帝王蟹」 半人多高的巨大帝王蟹,咸香微辣,满满蟹肉,一口咬下去全是满足。 消耗十万吨铁矿强化伐木斧,获得「战斧·刑天」 一斧头下去能砍一片树林,收集木材效率翻百倍!
都市 连载 29万字
太极仙途

太极仙途

梦里三生
都市修仙凡人修仙玄幻小说修真励志农村打工人张龙在京城被鬼缠身,机缘巧合之下拜入太极门,开始了修仙之旅,北漂族的心酸,修仙路上的爱恨情仇,被邪恶势力的无情打压,每一次都让张龙迅成长!... 《太极仙途》
都市 连载 122万字
国士无双:官场重生1976

国士无双:官场重生1976

馅饼大叔
第一:理科学霸,有着体制内和大学教授双重身份的刘弘毅,重生回到1976年,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你没猜错:富国强兵! 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远超时代的远见卓识,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打造强大的科技和军队。 大国崛起,龙腾东方,列强竟是我自己! 第二:这是一本纯正的官场小说,热血昂扬。作者对制度规则了解详尽,作品真实感代入感极强。 第三:多剧情推进,人物刻画饱满,生活气息浓厚。 第四:官场生态描写极其到位
都市 连载 46万字